h15關注組立場書/回應政府


一)有關公營重建中樓換樓的方案問題, H15關注組於2010年7月已回應過:

「偷換概念—文件中對樓換樓的定義太狹窄:

不同區街坊一直要求的樓換樓, 原有許多種可能, 並沒有說一定要回到原地盤, 回遷原地盤(原址回遷)只是其中一種選擇。

其實, 根本可以即時由市建局尋找同區約七年樓齡的物業給街坊換樓; 或者將重建地盤分多期發展, 以造成可樓換樓的效東; 或者市建局在自己同區盤中拿出新盤供人選擇, 等等不同方式。又或者,若街坊真的想留在原址回遷,就該不用補差價,因為街坊已讓出高空發展權。

不同區有不同的情況, 不能一概而論, 市建局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 在公佈項目前應預計該區有多少業權, 預算區內是否有可能重置, 或市建局自己能否提供足夠樓盤, 才去公佈。

事實上, 市建局在八年間開展了41個項目, 應該有足夠的方法, 提供更多元的樓換樓可能。

我們提出樓換樓的概念, 需要很多配套, 兼顧不同人的需要, 而不是發展局現在所講的街坊以天價買新樓(註1), 現在檢討文件的樓換樓做法, 完全是偷龍轉鳳 暪天過海, 令人失望至極。」

(註1:現時除了撇除了浮動價格外,其他問題仍然存在,其他一樣可行的方法市建局也一律不取用,而沒有任何解釋)

二)其他相關於對街坊補償的問題

市建局及發展局仍是一律不回應,仍是一律不解釋:

要求取消名為津貼,實為克扣的政策:

如果業主選擇拿取現金離場,應全部取消自置居所津貼,補償應該按七年樓齡價補償給街坊,至於街坊如何使用屬於自己的單位,不關市建局事,不應該還要扣減補償。

舖換舖是規劃問題:小本經營的店舖是社區網絡和地區特色的重要一環, 市區重建若以人為本應一定要想方設法做到舖換舖,不能一句「很複雜」就推搪責任。其實,每公佈一重建區前,市建局理應已做好一份社區影響評估,已知那些舖會很難搬,那些舖是靠成行成市,那些舖強烈依靠熟客街坊,若早知如此,卻不規劃好才公佈重建,為舖戶街坊帶來困難時市建局反而說安置有困難,這豈不是強辭奪理!

保障住宅租戶:對市建局項目內的租戶,若非自願離開重建區,應以人口凍結日為原區公屋安置或合理補償的標準。現時的優化政策,完全沒有處理因市建局公佈項目而對租戶帶來的即時影響,任由地產公司一知重建就趕租客走,租客失去原有安置及補償的權利,市建局亦省回安置的責任。

三)關於諮詢平台

發展局建議這個與市區重建相關的諮詢平台,文件細節不足,無從討論。可是,單憑現時文件,可見其成員全由政府委任,根本是由上而下;而且 只有諮詢意義,沒有實質決策權,容易變成政治花瓶,橡皮圖章;總的來說,其 問責性成疑。再者,過往的問題不是體制內沒諮詢架構,而是一直諮詢了市建局都不會聽,也沒有任何機制監察市民意見如何落實。

四)關於市建局角色

在重建項目中提供原區水平可負擔房屋

發展局的文件中,對這個問題提出「促進者」和「執行者」的區分,更將所謂的「促進者」和「業權參與」拉上關係。我們認為這種要市民二選一的框架是錯誤及誤導市民的。

事實上,市建局最大的角色問題,就是它獲得了三大權力:公帑注資100億、重建項目免補地價及有行使《收回土地條例》強搶民產的權力。

有了這些巨大的權力,市建局自然有公營部門造福社群的責任,而不是替地產商平價收樓。我們認為,市建局最大的角色,在於它有責任令所有其項目不會豪宅化,以及重建所建的房屋是原區街坊可負擔的(即租得起或買得起)。這樣自然可以保存社區網絡,達到《市區重建策略》的其中一項重大要求。市建局應自己做項目, 所建的重點不只是提供中小型單位[註2], 重點應該是以原區生活水平來計算街坊可以買得起或租得起的房屋。

~~~~~~~~~~~~~~~~~~~~~~~~~

重建牽涉巨大公眾利益,不宜全交由市場機制進行

商人做生意是只關注利益,只求成本低效用高;公營機構做工作是基於社會使命和公眾利益,多年來市建局之所以受到強烈批評,是因為它沒有履行公營機構的使命,去改善街坊生活。這些批評,絕不意味社會同意將舊區的居住和社會環境改善的公共工作完全交給市場。

換句話說,處於市區黃金地段的舊區,可能也是住了眾多無財力自行進行發展的小業主和貧苦租客,不代表政府應任由地產商收地,而置這些舊樓小業主和貧 苦租客於不顧。檢討文件中第17頁所講,讓發展商引用《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收地,很容易變成任由地產商壓迫小業主的局面。


[註2] 大家都看到現在新建的樓宇,即使只有三、四百呎的建築面積也可售價高達二、三百萬,小不代便宜和可負擔,所以,所謂「中小型單位」只是暪天過海的講法。

社會影響評估:一份鮮為人認識的重要重建報告

(明報題為:社會影響評估做完就算
甘霍麗貞(H15關注組成員)

(攝影:謝柏齊)

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市區重建局(下稱「市建局」)須按照《市區重建策略》去執行市區重建工作,當中列明市建局應全面評估某重建項目所可能引起 之社會影響,以及受影響居民的社區連繫和安置需要。這份報告就是〔社會影響評估〕,亦即是市建局宣稱為街坊所做的安排的依據,因此,這是重建中對街坊影響 非常重大的一份報告,但往往被忽略,故現作簡單敘述。

〔社會影響評估〕是怎樣進行的?
在現行的重建模式中,社會影響評估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市建局在公布某重建項目前先進行一次非公開的社會影響評估,內容包括建議重建項目範圍內的人 口特點、社會經濟特點、居住環境、經濟活動特點、小商舖、街頭攤檔、人口擠迫程度、康樂社區福利設施、歷史背景、文化和地方特色及建議項目對社區的潛在影 響的初步評估,與及所需要的紓緩措施的初步評估。第二階段的評估,就在重建項目公佈後進行,內容包括受影響居民的人口特點、社會經濟特點、安置需要、住屋 意願、就業狀況、工作地點、社區網絡、子女教育需要、單親家庭子女、長者及弱能人士等的特殊需要,項目對社區的潛在影響所進行的詳細評估,同時必須包括所 需舒緩措施的詳細評估。

現行的〔社會影響評估〕之執行的問題
可惜,在現行的市區重建模式中,被評估的受影響街坊,沒有充份機會就上述問題深入探討和發表意見,唯一結果就只可以選擇金錢賠償(除了部份合資格的租戶可 獲原區公屋安置)。因此,以上有關的社會影響評估報告對這些原本在重建區內生活的街坊並不能提供確切的幫助。比方說,街坊的工作和年幼子女上學的安排,他 們的意願是留在原區生活,可是相關的紓緩措施根本就不能針對這些需要而安排。同時,市建局的所謂的紓緩措施,經常都只是「會有重建社工隊跟進」,而重建社 工隊由於直接受聘於市建局及與市建局地區辦事處位於同一辦公室,做事處處受制肘,這問題也被社工業界詬病已久。

另外,在第二階段的社會影響評估,在重建公佈後首數天內,與人口凍結調查一起急急進行。這種做法引導了很多街坊沒有意識到選擇留在原區的可能性。為 什麼呢?因為凍結人口調查內就會問街坊,你想搬去哪裡之類的引導性問題。同時,現時的重建處理,是公佈當日早上九點開始,市建局人員開始在區內拍門調查及 登記,街坊很大程度上還未弄清楚自己的權益,在短時間內便要回答連串問題,街坊往往被局限在問卷內所提供的選擇作出回答,而忽略其他可能性。

綜觀市建局過去多個項目的社會影響評估報告,都過於簡單,最近更把問卷內容篇幅刪減至兩頁紙,完全不能發揮社會影響評估的功能。國際公認的社會影響 評估方法,是把社會影響評估視為規劃程序重要的一環,一方面藉著社會影響評估吸引和鼓勵公眾參與規劃,另方面亦能有效地搜集公眾(尤其受影響人士)對市區 重建項目的意願。如社會影響評估的結論是發展項目對社區打擊太大,又沒法提供合理的紓緩措施,便不應強硬落實發展項目。如發展項目獲得通過,便應按照評估 內容作為日後制訂發展藍圖的基礎。其實,現時有多個歐美國家均十分重視社會影響評估,更視之為環境評估中一項重要的指標,規定在建議某發展項目時,必須提 交社會影響評估報告,以及建議減低發展項目對社區影響的方法。如此種種,實在值得香港借鏡。

無人監督 做完就算

現時市區重建的程序還有一個嚴重的漏洞,就是沒有任何其他政府部門或機構負責審閱及通過社會影評評估報告,即使完全不符合民情,也可以用來滿足程序要求。 至於市建局有否按照社會影響評估來規劃、安排和落實項目,亦無任何政府部門負責審核,於是評估成為一份有軀殼無靈魂的報告,純粹淪為滿足程序之一部份。
近兩年發展局在進行《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更在本年十月推出了一份新策略的擬稿。在這份擬稿中,社會影響評估的處理方法並無進步,只是提及到一個由政府委 任的新「諮詢平台」也會做社會影響評估。然而,這個似乎是兩個階段以外新加的社會影響評做,到底這評估怎樣做?是否公開?向誰問責?仍然是一個 謎……
(原載於2010年12月7日明報.世紀版)

(舊區更新電視台按:
前言:

香港的公營重建是由市區重建局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而執行,該條例中規定了一個法定執行指引,即《市區重建策略》(下稱《策略》)。市建局並非政 府部門,而是根據「自負盈虧」原則來執行重建的法定機構,所有的補償安置政策,皆由其董事會設定。香港的公營重建,主要就是根據這三套文件來執行(當中還 牽涉許多重要的規劃方面的政策與條例,在此暫不詳述)。當中,市民唯一還有一點參與可能的,就是寫明每隔幾年檢討一次的《策略》。然而,發展局於2008 年才首次檢討策略,兩年後,於今年10月頒佈新的《市區重建策略擬稿》(下稱《擬稿》),整個諮詢將於本年12月13日結束。

同期間,雖然利東街(H15重建項目)已被夷為平地,但H15關注組仍持續關注城市規劃民主化的問題,並正進行民間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目前為 止,全義工運作的關注組已進行了兩輪諮詢,收集了近二千人的意見。關注組認為《擬稿》的問題太多,難以盡書,故重點選擇兩個主題向公眾闡述。另一篇為伍錦 超所撰:新《市區重建策略》:敷衍塞責 變本加厲 )

相關資訊
1) 現行的《市區重建策略》原文: http://www.devb.gov.hk/tc/issues_in_focus/urban_renewal_strategy/

2)發展局之擬稿原文: http://www.ursreview.gov.hk/tch/draft_urs.html

3)民間對假諮詢曾出過的聲明:
http://renewaltv.wordpress.com/2010/10/22/ursreview/

4)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草根視點

http://peopleurs.wordpress.com

5)H15關注組的民間檢討白皮書:
http://ursreview2.wordpress.com

6) 有關本文作者的舊文章: 董啟章: 當一個女子 站在推土機前面——— 給廈門街甘霍麗貞女士的信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33814

新《市區重建策略》:敷衍塞責 變本加厲
(明報題為: 新《市建策略》 一切更壞)
伍錦超(H15關注組成員)

(攝影: 謝柏齊)

本人收到發展局2010年10月份的《市區重建策略擬稿》。該份文件聲稱是經過兩年諮詢的結果,但本人作為曾受重建所累的舊區街坊,閱之深感文件粗疏空洞,讓我感到惘然若失。

文件中有許多部份都粗疏,但我在這裡只講其中幾點:

盡善盡美 不再檢討?
當中最引人氣憤難平之處,莫過於舊有策略(2001年版)中明文規定每兩至三年,局方便應進行檢討工作,如今的新版本,竟不再提及經常對市建局的工作進行 檢討!發展局可能感到今次這份《市區重建策略擬稿》已是盡善盡美,但試問怎能在未知將來配合運作之下,就已知不用再加檢討?如果這樣就落實執行,看來這兩 年的《市區重建策略》,可能只造就了一套更差的新政策,可算是敷衍了事,每況越下,令人大失所望。

欠缺監管 市建局為所欲為
過去兩年在眾多官方諮詢會上,民間關心重建問題者眾,同時經常提出設立監察組織監管市建局,讓它不能像往常般為所欲為,例如:
1) 面對街坊意見就自把自為、裝聾作啞(例如,以往由利東街街坊由下而上設計的民間規劃方案,多次詢問市建局意見,市建局各級代表人都只稱「好難做」,多番追問為什麼「好難做」?答案就仍是「好難做」);

2)處理街坊物業就巧立名目、尅扣補償、巧取豪奪(例如:連兒子或兄長買了層樓讓父母或弟妹住,都會變成「非業主自用」而變成扣除補償約三份一的理由!);

3)利用《收回土地條例》強搶街坊物業後高價招標,唯利是圖(市建局剛公佈盈利69億!大家可看看最近灣仔的Queen’s Cube之賣價,便一清二楚。)

市建局種種作為,實在是欺人太甚,透明度又不足。他們的決定,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如何得知自己的命運?就只有市建局自己的閉門董事會之後,輕描淡寫 的匯報。這樣的結果,舊區內的小業主、窮租戶,就遭遇顛沛流離的日子。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必須成立有公信力的監察督導小組,制衡市建局才是。否則,發展局 與市建局之間,只會予人狼狽為奸之感而已。

新「諮詢平台」 「由下而上」??
現時的《市區重建策略擬稿》中,彷彿設立了一些「由下而上」的機制如「諮詢平台」,但這個平台上全部委員都由政府委任,試問如何服眾?回望舊的《策略》, 亦有一個「分區諮詢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內,尚明文必須有一個業主及一個租客代表。現時新擬稿中,竟毫不提及受影響街坊,試問如何「由下而上」?過往並非 沒有諮詢渠道,不過是意見照聽做法照舊,你有你講我有我做,街坊代表不過被當作花瓶,如有不聽話也馬上被趕走(如觀塘、深水埗皆有此經驗)。所以,要有所 改進,就是應該改變這種當街坊是花瓶的做法,讓街坊真正參與決策,真正監管影響自己命運的機構,這才是民主社會應該做的。

社會真評估 減貧富懸殊

制衡「無王管」的市建局,就是改善目前市區重建劣況的首要工作,發展局實責無旁貸。現時市建局的做法,就只肥了發展商,讓他們富可敵國,壟斷公共事業,視 政府不見,為所欲為,導致貧富懸殊、公義不顯、關愛不聞、歸屬感喪失、分化市民。市建局過去帶來的一切一切,只會讓仇富者添,亂世必現,自稱「有責任有理 性」的政府樂見如斯田地,豈不怪哉!

(原載於2010年12月7日明報.世紀版)

(舊區更新電視台按:
前言:

香港的公營重建是由市區重建局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而執行,該條例中規定了一個法定執行指引,即《市區重建策略》(下稱《策略》)。市建局並非政 府部門,而是根據「自負盈虧」原則來執行重建的法定機構,所有的補償安置政策,皆由其董事會設定。香港的公營重建,主要就是根據這三套文件來執行(當中還 牽涉許多重要的規劃方面的政策與條例,在此暫不詳述)。當中,市民唯一還有一點參與可能的,就是寫明每隔幾年檢討一次的《策略》。然而,發展局於2008 年才首次檢討策略,兩年後,於今年10月頒佈新的《市區重建策略擬稿》(下稱《擬稿》),整個諮詢將於本年12月13日結束。

同期間,雖然利東街(H15重建項目)已被夷為平地,但H15關注組仍持續關注城市規劃民主化的問題,並正進行民間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目前為 止,全義工運作的關注組已進行了兩輪諮詢,收集了近二千人的意見。關注組認為《擬稿》的問題太多,難以盡書,故重點選擇兩個主題向公眾闡述。 另一篇為甘霍麗貞所撰: 社會影響評估:一份鮮為人認識的重要重建報告)

相關資訊
1) 現行的《市區重建策略》原文: http://www.devb.gov.hk/tc/issues_in_focus/urban_renewal_strategy/

2)發展局之擬稿原文: http://www.ursreview.gov.hk/tch/draft_urs.html

3)民間對假諮詢曾出過的聲明:
http://renewaltv.wordpress.com/2010/10/22/ursreview/

4)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草根視點

http://peopleurs.wordpress.com

5)H15關注組的民間檢討白皮書:
http://ursreview2.wordpress.com

6) 有關本文作者的舊文章: 李維怡:斷線風箏的自由倫理—一封致城規會的公開信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24803

號外: 偷龍轉鳳[樓換樓]

H15關注組對發展局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總結及展望文件, 有相當多失望的地方, 我們關注組在不久的將來, 將會公開一份我們同樣準備了兩年的檢討書, 當中有詳細的意見, 現在, 我們初步對發展局文件內所謂樓換樓的建議, 作出以下的評論:

首先,我們評論的前題:

1) 保存社區網絡

2) 街坊可走可留有選擇

3) 公平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對樓換樓的看法:

1) 現時文件的建議太苛刻, 隱暪高空發展權帶來的龐大利潤:

首先你給我一個滯後的七年樓齡的底價, 新樓就是(豪宅)發水樓天價, 令到街坊對所謂的補差價非常擔心。而且又無交待重建期間街坊住屋的需要如何0處理, 令到人心惶惶。

以前麗星樓、寶翠園的私人集合業權重建, 將高空發展權讓出, 以換取新樓。觀乎以往市建局的項目, 都是豪宅高樓, 取走街坊業權及高空發展權後, 已賺取許多利潤, 不應對街坊如此苛刻。

2) 偷換概念—文件中對樓換樓的定義太狹窄:

不同區街坊一直要求的樓換樓, 原有許多種可能, 並沒有說一定要回到原地盤, 回遷原地盤只是其中一種選擇。

其實, 根本可以即時由市建局尋找同區約七年樓齡的物業給街坊換樓; 或者將重建地盤分多期發展, 以造成可樓換樓的效東; 或者市建局在自己同區盤中拿出新盤供人選擇, 等等不同方式。不同區有不同的情況, 不能一概而論, 市建局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 在公佈項目前應預計該區有多少業權, 區內是否有可能重置, 或市建局自己能否提供足夠樓盤, 才去公佈。

事實上, 市建局在八年間開展了41個項目, 應該有足夠的方法, 提供更多元的樓換樓可能。

3) 市建項目應在原區建立可負擔房屋:

正如文件中第十七頁所講, 重建是要以改善舊區居民的生活質素為本, 應先「取決於樓宇狀況,規劃考慮和居民居住情況, 而非地段的重建價值, 屬社會性的重建行為。」

因此, 市建局應自己做項目, 所建的重點不只是提供中小型單位, 重點應該是以原區生活水平來計算街坊可以買得起或租得起的房屋。

4) 要求舖換舖:

小本經營的店舖是社區網絡和地區特色的重要一環, 市區重建若以人為本應一定要想方設法做到舖換舖, 不能一句很複雜就推搪責任。

我們提出樓換樓的概念, 需要很多配套, 兼顧不同人的需要, 而不是發展局現在所講的街坊以天價買新樓, 現在檢討文件的樓換樓做法, 完全是偷龍轉鳳 暪天過海, 令人失望至極。

H15關注組

敬啟者:

請市區重建局SSP/3/001順寧道項目

之意見書

由於本關注組有成員在順寧道重建關注組當義工,協助街坊了解他們在重建政策下的權益,因而了解該重建區內的情況,本關注組亦希望就此項目的諮詢提出意見。

本關注組貫徹一向之宗旨,有幾點要求:

一)為業主和租戶提供樓換樓、舖換舖的選擇,同時,市建局要承諾做到原區安置,以保存社區網絡。而「原區」的意思,是以能夠保存街坊之社區網絡為標準,而不是廣義的「西九龍」。

二)要求市建局正視現在區內有許多板房租戶因重建而遭迫遷的問題。據我們所知,現在起碼有八戶正在/將會面對迫遷要上法庭,這對一些手停口停的小市民租戶來講,實在是災難性的,請 貴局從速做到以下兩點:

a)兩星期內在區議會內出席一次專為出租業主和租客而設的說明會,當面說清賠償指引,以解居民之困憂,亦以防出租業主因誤會而虧損租金。

b)貴局盡快發信予受順寧道項目影響的租客,確認他們的租客身份,並承諾他日順寧道項目如能實施,即使他們因被逼遷或其他原因搬離現居單位,只要凍結人口登記時有登記在案者,均獲 貴局列為重建補償對象。

三)現時區內尚有持充分在此居住證明但仍未獲人口凍結登記的街坊,本關注組要求 貴局馬上為這些街坊做人口凍結登記,以保障街坊權益。

) 要求市建局改善其社會影響評估設計,現時的社會影響評估報告評審範圍相當狹窄,街坊取回副本後亦發現負責填寫之人員亦未能準確填寫,因此整個調查未能確實反映重建對居民帶來的影響。順寧道重建關注組現正著手做一個詳細的社會影響評估調查,希望,貴局可以在報告出來後根據該詳細報告來決定如何安置或補償給街坊,以達 貴局「以人為本」之宗旨。

此致 市區重建局

並祝 工作愉快

H15關注組

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六

敬啟者:

請市區重建局正視順寧道項目因重建引起的業主迫遷租客問題

由於本關注組有成員在順寧道重建關注組當義工,協助街坊了解他們在重建政策下的權益,因而知道最近該重建區內有連串地產迫遷租戶事件,希望 貴局可以注意並正面協助租客解決因重建而起的問題,絕不能坐視不理。

雖然,我們知道 貴局於本年七月廿四日曾致函順寧道重建關注組,說明只有一次人口凍結登記調查,並說明出租業主並不會因趕走已做凍結的租客而獲得自住賠償,更會虧損重建真正開始前租金。可惜,這封信似乎有關的業主/地產公司仍未收到,現在順寧道重建區內,已有租客陸續被告上法庭迫遷。根據《市區重建策略》,重建租戶應獲得合理補償,同時,最近 貴局董事長張震遠先生更一再強調重建對租客(尤其是無資格上公屋者)最有益,甚至企圖以此來說明重建是「做福利」。然而,現時很可能是由於 貴局對出租業主的說明不清,導致出租業主以為趕租客走有利可圖。

假如 貴局對這種事情坐視不理,張先生豈不自打咀巴?同意,這種坐視不理,也實在違反《策略》中「以人為本」的精神。

事實上,本關注組知道,在過往的深水埗區議會市區更新及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小組會議中,亦多番有議員及街坊提問有關問題,而市建局代表亦總是含糊其辭,不肯對租客的問題作出正面的協助。

本人希望 貴局明白,現在 貴局坐視出租業主在資訊不全的情況下趕走租客,將來 貴局可能也不會賠給租客,也不會以自住的方式賠給業主,省回一筆賠償金,所以, 貴局對此事的坐視不理,最終的得益者乃是 貴局自己。如此,實在太瓜田李下了,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為 貴局的公眾形象著想,還是請 貴局積極介入,正面協助租客解決這些,其實是由 貴局頒佈重建而引起的生計問題。

事實上,本關注組認為,市民購置了物業,就應該擁有物業的權利,無理由因為市建局相中了這個物業所在區域作為重建區,就令到物業因為正在出租或空置,就反而「貶值」。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對業主是不公平的,也間接導致每個重建區內均發生一公佈重建租客就被迫遷,喪失重建租戶權利的問題。我們誠意希望 貴局深切反省這個賠償政策的惡果。

就這些問題,本關注組有如下建議:

一)兩星期內以每封信之抬頭為出租業主名稱/或公司名稱的形式,寄信予所有出租業主,說明 貴局在本年七月廿四日致函順寧道重建關注組的信內所說明只有一次人口凍結登記調查,並說明出租業主並不會因趕走已做凍結的租客而獲得自住賠償,更會虧損重建真正開始前租金。由市建局親自出面勸誡做此動作的出租業主/地產公司,希望有用。

二)兩星期內在區議會內出席一次專為出租業主和租客而設的說明會,當面說清賠償指引,以解居民之困憂,亦以防出租業主因誤會而虧損租金。

三)貴局盡快發信予受順寧道項目影響的租客,確認他們的租客身份,並承諾他日順寧道項目如能實施,即使他們因被逼遷或其他原因搬離現居單位,只要凍結人口登記時有登記在案者,均獲 貴局列為重建補償對象。

四)本關注組獲悉順寧道項目內有起碼兩位一切租單租約齊備的租客,屢要求 貴局職員協助補做人口凍結登記,卻遭拒絕,在這種情況下,她們的處境更加困難。尤其是當中還有一位是不識字的獨居婆婆,希望 貴局注意。

據我們所知,現在起碼有五戶正在/將會面對迫遷要上法庭,這對一些手停口停的小市民租戶來講,實在是災難性的,請 貴局從速商量對策,在兩個星期內回覆本關注組。

此致 市區重建局

並祝 工作愉快

H15關注組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七日

副本抄送:行政會議、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女士、市區重建局深水埗地區辦事處、市建局董事暨民主黨立法會西九龍涂謹申議員、社民連立法會西九龍黃毓民議員、深水埗區議會梁有方議員、市建局董事暨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女士

反對市建局雀巢鳩佔式假保育

要求保育利東街原有網絡及特色

「我們是先有印刷,後有喜帖,這條街原本的運作,就是互相協助,做喜帖的如果沒有做印刷的幫忙某些工序,根本就不能經營,根本舊有的街坊就做不到。」--原利東街全發印刷。

「我們以前是靠互相協助,成本大大減低,才可以接到某些生意,如果只有喜帖,沒有印刷,我們是無法經營的。」--原利東街志成燙金印刷。

對於市建局昨日發表對利東街的「姻園」發展計劃,我們認為全然是一個商業邏輯賺到盡的態度,以一個「主題商場」來企圖假扮喜帖街社區網絡。H15 關注組認為這種規劃完全偏離[市區重建策略 ]中所列明的市區重建的主要目標:保存社區網絡和地區特色,還想透過這種假保育去蒙混過關,贏得公眾掌聲,實在是欺騙公眾的行為。

「主題商場」企圖假扮喜帖街社區特色

上述原利東街的印刷和喜帖舖戶的引言,已經濟楚解析了我們這條街原本運作的方式,市建局當初全然不顧街坊聚沙成塔的經濟成果,和互相協助的社區生態,打散了原有的社區經濟網絡,令到各印刷和喜帖戶和成本大增,故有的舖戶已挨不住而在新租約未滿就已結業。至於搬去別處仍在營業的街坊,大家在失去了原有的互助網絡和成行成市的效應後,生意大跌五至九成。這種情況完全背離了「市區重建 改善生活」的口號。

是「保存」社區網絡,不是「重新打造」社區網絡

同時,現今的計劃,聲稱以「社會企業」來打造社區網絡──我們想指出,社區網絡不是靠社會服務「做」出來的,而是靠一個自然的生活環境慢慢形成的,更何況,從現今市建局提出的社會服務中,完全看不到和原居民的社區網絡有任何關係,如此則如何「保存」社區網絡呢?

扼殺小本經營業者 搶掠文化資本

街坊數十年來小本經營,辛苦建立的地區特色,市建局一手破壞,面對街坊慘痛後果,絲毫不思補救之餘,更連街坊所建立這些文化資本也一併掠奪來自抬身價,叫原有街坊被害慘後,還要回來為颷升的高租金打工。而租金颷升後,其他印刷業又不能回來,小本業者如何經營?這實是扼殺原本的社區網絡和地區特色,此種行為實是雀巢鳩佔無疑!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認為市建局此舉實是「五無」:無知、無恥、無良、無賴、無聊:

一﹑以為憑空偽作一個主題公園式的「姻園」,便可以與有機自發根植社區的「喜帖街」作比較,是對城市發展理論和規劃理念的無知

二﹑街坊多次提出有效保留「喜帖街」的方法,包括集體遷往船街重建項目,和後來的原街分期重建復修的「啞鈴方案」,市建局一一拒絕。而今,倒把街坊數十年來辛苦建立的地區特色盜作市建局商場的綽頭賣點,是為 無恥

三﹑原商戶經歷這幾年來分散各個角落的慘淡經營,現在市建局說歡迎他們以「市值租金」回來為他的綽頭主題撑場,全無保障安撫之意,是為無良

四﹑市建局還要以此計劃向公眾邀功,是為無賴

五﹑整個重建計劃,原來袛是打碎真的,併湊假的,是為無聊

其實,在利東街和波鞋街,都有民間的另類規劃方案,更能實踐市區重建局的成立目標,

而至今市建局都不解釋為何不採納,罔顧民間參與規劃的意願,卻一意孤行只用賺到盡的規劃方案,令人憤怒。

事到如今,市建局和發展局新領導層若要真心檢視如何做好灣仔市區更新,

便應認真採納H15關注組近日向城規會提出的最新方案。利東街中段唐樓仍未清拆,

街坊商戶人己遷出,但心仍未冷,有心做,未遲!

H15 關注組

2007年 12月21 日

現時發展局正進行有關市區重建策略的檢討工作, 但街坊認為, 誠實的諮詢應要表露自己的原則,和應該坦誠告訴大家過往幾年在市區重建發生的事, 以及政策與民情的互動情況, 不可能叫完全不知情的市民就著政府發出那些似是而非的問題, 去作出判斷及給意見, 這樣也對真正受過市區重建影響的街坊十分不公平。 因此,我們熱烈邀請大家齊來參與, 因為過程中, H15關注組會真正將實況告知市民。

請留意: 綠皮書內容將因收集更多意見而有所更動!

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民間綠皮書網頁

http://ursreview.blogspot.com

相關資料:

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民間綠皮書(相關研

究及文章)

http://h15ursresearch.blogspot.com

市區重建街坊權益須知

http://urright.wordpress.com

意見書請寄往:h15grouphk@gmail.com

_____________

以下為首次公開諮詢會的情況:

有分組討論和一點分組報告的照片

0902202

09022011

0902203

0902205

0902204

為了令到其他區的街坊更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關注組製作了街坊權益小冊子, 已派到不同區域, 現製作網上版給上到網的街坊和關注舊區重建的朋友查閱。
網上版:http://urright.wordpress.com
同時, 也同步製作另外一個更多圖更易明的版本派街坊。
最近市建局到處大送鱔稿,又話自己搞福利,又話賠好足暗示市建居民都貪心,但魔鬼就在細節中,大家睇完就知市建局點樣用公關技巧矇騙公眾!

H15關注組促請運輸及房屋局盡快約見廈門街關注組

敬啟者:

我們H15關注組是一班關心街坊在城市規劃中的權益,又沒有政黨背景的獨立灣仔街坊自助組織。本年418日貴署在厦門街貼出H15-001號計劃關于厦門街道路工程公告,於是在五月尾六月初,我們在厦門街做了幾天街站和一個小型的調查,訪問了一些鋪戶、住戶及經常使用此街道的街坊,發現大部份受訪街坊都有一些共同的擔心和問題。截至617日,我們已經收集到62份問卷,而是次調查的結果,我們亦已於諮詢期間上書反對,相信貴局已收到。

我們知道廈門街關注組約見運輸及房屋局甚久,希望了解相關工程在交通方面的考慮及改善可能,希望貴局可以盡快與受影響居民見面,了解民情。

作爲關心城市規劃和灣仔舊區前途的民間組織,我們有權利就該工程發表意見,也有義務提醒貴局慎重考慮街坊意見及在規劃當中居民參與的重要性,希望貴局能盡快應約會見廈門街關注組。

此致

運輸及房屋局

並祝

工作愉快

H15關注組

後一頁 »